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中国青年报】中国电科:陆海空天“天罗地网”牵引“嫦娥”奔月挖土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4日 编辑:系统管理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海南文昌11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消息称,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单位,中国电科再次发挥自身在测控系统和元器件研制生产等方面的科技优势,为嫦娥五号成功发射提供重要支撑。

  具体来看,整个嫦娥五号任务过程中,中国电科在陆海空天全方位系统布局了地面雷达、地面测控站、海上测量船及中继卫星系统,以无形电波100%全覆盖的通信测控“天罗地网”,全程服务嫦娥五号奔月采样返回。

  据中国电科专家介绍,月地距离遥远,测控通信的微弱信号需要“遥控器”和灵敏“顺风耳”支撑。

  中国电科27所研制的大功率高功放设备是探测器通信链路的“遥控器”,能将微小的上行已调信号放大后,经大口径天线发射出去,实现对距离几十万公里以外月球探测器的精准控制。

  中国电科16所研制的特种低温接收机则像探测器的“顺风耳”,通过物理极限大幅降低电子器件热噪声,可在零下260摄氏度低温环境下,精确接收到来自遥远太空的微弱信号。

  在嫦娥五号任务运载火箭起飞、着陆器分离以及返回器返回大气层直至安全落地过程中,中国电科10所研制的T0控制台和时统设备,则为火箭发射提供统一的时间基准;中国电科14所研制的新一代雷达遥测综合测量系统、新一代远望精密测量雷达、新一代相控阵雷达则持续保障。

  中国电科专家表示,为助力嫦娥五号任务,中国电科在布局通信测控“天罗地网”的同时,还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和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量身定制了数以千计的核心器件。

  这其中,中国电科18所研制的着陆器和上升器有关太阳电池阵产品,将在发射后地月转移轨道和上升器月面起飞后展开供电。中国电科43所研制的4款高压抗辐照变换器,也为探测器各功能单元持续稳定供电,并可控制探测器的飞行姿态与精准着陆,让探测器“瞄得准、看得清、把得稳”。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个深空天线组阵系统几天前正式启用,中国电科所属电科网通是深空天线组阵系统总体承研单位,通过多项技术创新,在喀什深空站原有1座35米天线基础上,新建3座35米口径天线,组成4×35米深空天线组阵系统。这4个深空测控系统可实现单天线或任意天线组阵,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大提升中国深空测控能力。

打印 关闭